這幾年,因為科技的進步,SmartPhone的發達,巴黎許多藝術展覽善用聲光科技已經不足為奇,或者該說,這已經成了基本的要件,品牌運用應用程式來做成各種型錄已經沒有什麼特別好說的。今年在瑞士Basel的高級珠寶鐘錶展,就利用SmartPhone的應用程式來做展場導覽的使用,巴黎現今幾乎每個大型展覽,都有提供相關程式下載。秀場上,也時常可見利用各種聲光效果來搭配服裝秀的演繹,更能傳達許多設計師概念。 科技主宰了我們的生活,更提升了展覽的便利性及品質。
三月去看了DIOR在Bon Marché百貨的小型特展,這次迪奧在Bon Marché百貨裡搭了一個小小像是精品屋的小展場,感覺上像是走進一個奇幻魔法屋,我們像是小矮人般一腳跌入了DIOR的奇幻時尚世界。小小的展場空間,展出的服裝套數不多,但搭配上影片播放以及觸碰式迪奧秀史,讓整個展變得小而豐富,且傳達了這些年來Dior追求美的每個概念。
走進展場,映入眼簾的是這個有如大鏡子般看板(左圖);
另一面則是像魔鏡般播放著時裝秀(中圖);
第一套服飾是於2004年春夏秀發表的絹絲材質的禮服(右圖)
展場將影片投射在各種不同展出物件上,像是在人台上,播放裁縫師們製作定製服的過程(左圖);
挑高至天花板高的椅子,放著一個玻璃盒,將一只金色迪奧包如藝術品呈現(右圖)。
中間堆放著包裝成迪奧禮盒的螢幕,播放著不同的影片,影片內容豐富,除了基本的服裝秀外,
更特別的也播出DIOR聞香師製作香水過程,更有許多電影中著DIOR服飾演出的經典畫面。
1947年春夏發表 Bar New-Look西式套裝(左圖);
1948年夏季發表 Cocotte洋裝(中圖);
1955年夏季發表Almée洋裝(右圖)
1997年春夏發表 Diosera,象牙白小外套搭配黑色鱷魚皮短裙(左圖);
2007年春夏發表 Konnichi-Kate粉紅絲綢套裝(中圖);
2007-08年秋冬發表由畫家Velazquez得到靈感的Tatiana Usova刺繡紅大衣(右圖)
如同大型雜誌般的觸碰式螢幕,讓大家可以隨意翻閱迪奧這本時尚史。
超大型J'adore香水(左圖)、超大型迪奧粉盒(右圖)都播放著不同的影片。
立體的物件,搭配上影音設備,讓小小的展覽完整傳達出品牌概念,更透過影片及互動式螢幕讓民眾瞭解每個年代迪奧式的時尚風格。希望大家也會喜歡這次的看展心得。